《细微深处见精神》

玲子

微信随笔"时间飞过"90
2020年8月5日 广州

 

每天收到的短信、信件不少。这一封来自南京大学的信,深深打动了我。忍了好多天,感觉还是要与您分享。


————
丹玲教授,
你好!读到中国科学报2020.7.10号第四版综合报道中,关于台风"风泵"和黑潮合力生态效应,系由您所领导的团队成果,十分高兴。现将此报纸寄上,以供你做为一份报道存留。且为读者的反映。
专此.

夏安。

王颖
2020.7.14
地址:南京市仙林大道163号。
————

 

事情是这样。前不久,我们团队发表了一篇关于台风"风泵"的海洋生态效应的研究论文,相关研究成果在学习强国等平台都有报导。

南京大学王颖院士看到"中国科学报"上这份关于台风"风泵"成果的报导以后,亲笔写下这封信,并与当天 的报纸一起快递寄给我。

以为是普通公函。打开邮包,立刻,我被深深打动!

王颖院士親笔长信,字迹工整而且非常漂亮,无一涂改。在当今微信短信语音时代,真是难得。现在我们多半都不知道怎么拿笔了,字到笔头就想不起来怎么写了。语音转换成文字也被广泛应用。

信中不仅表示对该成果的关注,还表达了对科研的支持。信中连什么报纸、什么日期、第几版、什么题目,都写的非常清楚。整张报纸都寄来,王老师还专门用黄色记号笔把该报导圈画出来,连我的名字都认真划了下横线。

王老师非常周到。信封上的信息也非常完整,专门写了"航空"、"海洋科学院 ,王颖"。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留存资料。

细微深处见精神!

我赶紧对身边我先生说,成功的人必有成功的道理!细微深处见精神!你看看,80多岁的王院士,这种凡事如此认真的态度,对科技工作追求完美的精神,还有对咱们晚辈的处处关心和关爱,永远值得我们学习!

想想我自己,很多事情不够认真不够仔细,发短信也经常有错别字。马马虎虎、得过且过。非常惭愧。

回想2016年,写过一篇《30,000年前的"火山蛋"》,在微信朋友圈分享。

王颖院士读后认真回复、给我提供了很详细的科学建议和资料。于是我写了《从一件小事就能看到一个学者的治学态度》

王老师的親笔记来信,给我极大的鼓舞和鞭策。我唯有更加努力工作!
王老师,谢谢您!!

 

 


 

 

 

 

翘首望卫星
俯身探海洋
读图读画读乐趣
写文写诗写生活
http://www.lingzis.com/

 

 

 

 

 

Back          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