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《留在复旦的一枚小藏书印》 
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玲子
												微信随笔"时间飞过"802020,4,5。广州
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时间一晃30年。30年很长,30年的空隙很大,但是一枚小的篆章也许就可以把它填上。
 
 30年前在复旦大学学习。近日,当年的同学联系上我,拉进了陈永青教授微信群。陈老师当时是复旦大学微生物系的系主任,也是我学习的指导老师。 
												陈老师专业精通,博学儒雅,睿智帅气,深为敬重。
 
 这几十年我转战多国多地,瞎忙乎,没怎么与复旦以前的同学老师联系。只是
												某年,复旦大学在全球招聘特聘教授,我应聘从日本回到复旦任教,在校园里偶遇到宋老师。虽然在一个大学,但在不同一学院,直到我再离开复旦,也一直都没有遇见陈老师。
 
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我进群就问,"陈老师好,还记得我吗?",
												为了帮助陈老师回忆,我提示到"我刻过一枚篆章,不知道还在吗?"。
												其实,我知道,30年过去了,这小印也许早就灰飞烟灭了。
 陈老师说,"记得,唐丹玲,我与宋老师一直想念妳,江红埋力联系妳,我特别高兴,有机会来上海。梦廓唐名字很新鲜,妳依然漂亮又风采,现在还打篮球吗?身材保持得特好。妳的到來,活跃的风姿飘过,我的男学生都羡幕妳,尤其是重庆的谢同学,他一定会请妳去重庆讲学吃火鍋哩!"
 
 而且,万万没想到,话音刚落,陈老师立刻就发了他的新书《mimi随笔集》菲页进群。我眼前一亮,上面盖的大红印正是我刻的藏书章。陈老师不确定地问,"小唐刻的章还在用,是妳送的这章?"
 
 "是呀"。这"陈永青藏书"印一直留在我的"玲子湾"个人网页上,我便将篆印的电子版发进群里
												,做个佐证。
 
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 | 
												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 | 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 | 
												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陈老师说,"小唐,妳的章一直放在印砚盒旁,凡我们自己参与写的书,都蓋有这个藏书章,可是我出书不多,又没记住送印章的人,但妳的名和仪表不仅没忘,还在打听妳在哪里?因为我这里的老照片中有妳,宋老师曾说起妳事业有成,还很出名,我更想听妳的人生感悟和成功之道。讲出來大家分享,小谢的学生常请导师的心路人生,要从老师那儿接受传承教育砥砺前行!" 
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 | 
												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 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陈老师复旦几十年教书育人,桃李满天下,不大记得这一枚小章是谁送的,也正常。但是他还是
												"凡我们自己参与写的书,都蓋有这个藏书章",这让我很开心。
												物以致用,也算环保。我告诉陈老师石章有边款,可以看一看。落款也许是玲子,也许是丹玲。陈老师即刻发来一张石章侧面图片,落款很清晰,"学生唐木丹玲子作,辛末谷雨 
												于复旦"。也是谷雨,目前的季节。还用了全名,多刻了好几个字,偷懒的我,可见当时是多么用心!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 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但心里还是有个小问题,陈老师不记得我送的印章,却记得我打常篮球?为什么?
												也许老师都喜欢一心读书做科研的学生,不喜欢刻章的学生?也许我当年打篮球太多影响了读书
												,所以老师印象深刻?我真惭愧呀。
 
 师弟回忆"@梦廊唐 唐师姐你好!一晃快三十年,南区一景风采依旧"。
												是呀,复旦南区,有着太多的故事和回忆。群里发来许多当年的照片,好多照片我以前没有见过,这次也算是一个重大收获。
 
 我向陈老师汇报,"那年回到复旦任教,不好意思去找陈老师,感觉自己学习不好、学无成就。后来为了家庭团聚,辞掉了复旦大学的
												特聘教授工作,离开上海回到广州,加入中国科学院。"
 
 陈老师马上鼓励我。"小唐:妳的业绩卓越,言谈谦遜,作风干练,全面发展,还会有机会我们在复旦和家中相见,妳是忙人我是闲人,机会在妳手中,上海,复旦,我家都欢迎妳!" 
												谢谢了!记得那年离开复旦前,就是应邀去陈老师家吃饭,拍了这些合影,也许就顺手将这一块小石头放在了餐桌上。
 
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 | 
												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接着,微信群里便有师兄师妹提出帮刻篆章。这可是废眼的活,陈老师立马帮我
												挡驾,"小唐,妳研究遥感的,眼晴更需明亮,刻章的事放在后面,伤眼晴的事,教会盛国俊女儿和谢建平女儿去做,有机会在网上传技术给两位教援,两位教授買好印章先练习,有机会个别辅导,应该有刻章的年青人。" 
 师弟辩解道,"那个活,玩不动,需要才女,才子才行"。怎么办?陈老师"小声"告诉我说,"小唐,妳不要听谢的"花功″,不要伤眼去刻章!""谢建平通情达理,他研究生多,女的更多,培养还能刻章的女研究生不会太难,再说,他签名能手,印章用处不会太多。"
 
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 | 
												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哈哈,真感谢陈老师拔刀相助呀。不过谁说学刻石头非得女学生呢?30年
												飞过。这一块小小的印章很快拉近了大家的距离! 
 陈老师一直保存着并使用的这枚印章,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美好的回忆!我更希望这小小的印章能为陈老师的这部大作《mini 
												随笔集》增添一抹色彩,陈老师在盖印的时候,也多感觉一点快乐!
   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 
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 
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 
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 
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  
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突然想到几年前也写过几篇有关藏书印的短文,翻出来回忆一《藏书印》 
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http://www.lingzis.com/time 
												flies/time flies-9/time 
												flies-9.htm?from=groupmessage&isappinstalled=0
 
 《藏书三千》http://www.lingzis.com/time 
												flies/time flies-10/time 
												flies-10.htm
 
 
 今天,在这抗新冠疫期的一个周末,我记录下这一段儿微信流水账,和您分享30年前的一枚小篆章。
												感慨人生。
 
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30年后呢?就一起读一读这篇《留在复旦的一枚小藏书印》吧。
 
 
 人生能够有几个30年?
 
												 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 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对话流水账发出以后,收到微信朋友的回复诗和评论:
 
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1,机器江湖:
 那时好瘦
 象舞者
 
 神态
 总是透出幽郁
 幽郁中
 隐藏暗香
 飘出清纯
 现出不屈
 与坚韧……
 
    
 2,枯木逢春:
 
 石头也老了
 
 我们活得很无奈
 不像石头
 还可以刻成印章
 传承永恒
 因此
 只能如一个老人
 活在回忆里
 
 3,老树庄子:
 
 看图说话
 
 青涩的你
 婉如初出水面的小荷
 紧缩着纯洁的心蕊
 唯恐受到尘世的伤害
 
 灵巧的手
 慧质的心
 化作一方小印
 岁月的沧桑
 沉淀的是人生的流金
 
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4,老邪:
  "这文章以小见大、以细见巨,写出了一份香浓的师生情、同学情、人间情,“莫道桑榆晚,人间重晚情”!" 
 5,梦榕:
 一篇描述师生情、同学情的优美散文,温馨、浪漫、感人!
    
 6,王颖:
 人间真情令人感动,
 丹玲才情並茂隨年华永继!
 
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7,丹娜:一枚印章,打开了30年尘封的记忆;岁月轮回,割舍不去师生同学那份真挚的感情;沧海一粟,感谢上天让我们在这里相遇相知,让这份情淡淡的却不曾抹去!
  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 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  
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翘首望卫星俯身探海洋
 读图读画读乐趣
 写文写诗写生活
 http://www.lingzis.com/
 
 | 
											
	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  |